近年来,市社保中心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聚焦养老待遇资格认证难点,以“放管服”改革和数字化转型为驱动,成功构建“寓认证于无形、寓服务于暖心”的认证新生态,打造了特色鲜明的“无感化”认证服务品牌,显著提升老年群体获得感与幸福感。
一、深化数字赋能,引领“无感认证”新跨越
市社保中心以“互联网加数据”思维为核心,依托大数据共享比对实现认证模式革命性升级:认证主体“自证”变“佐证”。打破传统模式,构建数据协同网络主动验证生存状态。认证方式“人证”转“数据认证”。深化与市医保局、卫健委、民政局、轨道交通集团、洪城一卡通及通信运营商协作,精准比对医保刷卡、老年卡使用、健康体检、出行等多维动态数据。全年“无感化”认证达40余万人次,让退休人员在“零感知”中享受“数字红利”。认证周期“固定”改“实时动态”。利用数据实时更新,实现认证状态动态管理,提升时效性与精准度。
二、 拓展多元渠道,筑牢便民服务根基
在巩固“无感认证”主渠道的同时,构建线上线下互补认证体系:自助认证更便捷。优化推广“南昌社保卡”APP、支付宝“赣服通”小程序,支持老人足不出户“刷脸”认证。上门服务更暖心。建立特殊困难群体(高龄、重病、残疾、行动不便)主动发现和常态化上门机制。南昌市上门认证月均950人左右,如为住院老人提供床边认证,确保待遇发放“一个不落”。宣传引导更深入。线上线下联动(公众号、宣传册、社区活动如“社保服务进万家”、全国12333统一咨询日等),推广“无感化”理念与自助方式,转变传统观念,提升知晓率与操作熟练度。
三、 强化风险防控,守护基金安全底线
构建严密认证风控闭环,确保基金安全。严格执行“应停尽停”。对超期(12个月)未认证者由省系统统一停发待遇;与民政部门建立殡葬火化信息实时数据共享,确保对已故人员待遇精准停发。持续优化数据核验。拓展数据源、提升质量及时效,增强“无感化”认证可靠性,为精准管理提供支撑。动态跟进疑点核查。对异常信息建立快速响应机制,运用社会化服务、部门协查及时核实处理。
四、 聚焦服务升级,彰显“暖心社保”成效
“无感化”认证的深化,是技术与服务理念的双重革新。它极大减轻了退休人员,特别是高龄、行动不便老人的负担,将“老有所养”转化为“静默守护”的安心体验,同时显著释放基层经办压力,实现群众满意度与经办效能双提升。
下一步,市社保中心将持续深化“无感化”认证成果,深挖数据潜能、拓展合作、优化服务、筑牢安全,推动认证工作向更智能、精准、温暖方向迈进,助力南昌退休人员乐享便捷安心晚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