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13日,南昌市人社局在市人社大厦召开新闻通气会,介绍了我市2024年补充工伤保险工作的开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。
自今年3月1日实施《南昌市补充工伤保险办法(试行)》以来,南昌市人社部门把群众“心上事”当作“上心事”,大力推行补充工伤保险政策工作,取得了初步成效。
截至10月底,全市补充工伤保险缴费单位63064家,缴费人数127.3万人。自9月份我市补充工伤保险中间平台系统与省社保集中信息系统、承办机构偿付系统顺利对接后,首批42人申领补充工伤保险待遇110.3万元已经拨付到位,确保了工伤职工在遭遇事故伤害时得到了更加全面、及时的救助和补偿。
多“一份”保险 多“一重”保障
随着我市经济社会不断发展,新业态劳动者大量涌现,加之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,现有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已难以满足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,新业态劳动者等特定群体的劳动者权益保护、用人单位法定工伤保险待遇减负、可持续保障能力增强难题亟待破解。《南昌市补充工伤保险办法(试行)》的出台,切实减轻企业负担、化解用工风险、提高保障待遇,破解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、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职业伤害保障难题。
于职工而言,提高保障待遇。用人单位参加补充工伤保险后,其医疗费用超工伤保险规定支付范围的剩余部分,可以按照50%-70%的比例由承办机构给付,提高了工伤职工的保障待遇,补齐了民生保障底板,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。截至10月底,超龄人员、在校实习生见习生、村社区“两委”人员、新就业形态等六类特定人群参保人数达2.2万余人。
于企业而言,减轻用工负担。工伤职工依法享受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相关待遇后,企业仍需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、停工留薪期工资、停工留薪期护理补助。参加补充工伤保险后,补充工伤保险资金可替代企业减轻77%的经济负担。
打造平台,强服务优体验。创新建立灵活就业人员用工备案制度,在全国率先开发集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办理、用工备案、事故快报、职业伤害认定、劳动能力鉴定、工伤待遇查询等功能于一体的工伤智审信息化服务平台,并和社保信息系统、税务征缴系统、承办机构理赔系统对接,实现数据汇聚回流,做到“一机在手、掌上通办、随时随地可办”,提升了服务效能。
下一步,南昌市人社部门将重点做好以下六项工作:
▲出台配套政策。近期将出台《南昌市补充工伤保险实施细则(试行)》《南昌市补充工伤保险服务项目承办机构考核办法》等配套文件,形成“1+N”政策体系,确保补充工伤保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。
▲加强宣传引导。整合承办机构、市县两级人社部门力量,全方位、多角度宣传告知,提高政策的知晓度和普及率,引导更多从业人员参加补充工伤保险。
▲积极协调沟通。加强向上沟通汇报,多渠道、多角度争取上级部门政策指导和支持。协调解决好试点中的难点、堵点问题,目前正在和省市税务部门对接,将灵活就业人员的按年缴费改为按月缴费,更好适应灵活就业人员流动性大、就业相对短暂、收入相对较低等特点。
▲完善信息系统。针对现存的支付问题进行优化完善,正在和税务沟通商讨在税务端优化实现按月缴纳补充工伤保险费用,同时灵活就业参保人员在南昌社保卡平台参保、续保、用工备案登记、事故报案等功能也相应地进行改造。
▲加快待遇支付。强化待遇支付的审核和监管,构建严格的审核制度和流程,防止虚假申报和违规支付。持续优化待遇支付流程,确保待遇支付准确且及时,为参保对象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。
▲强化形势研判。及时总结试点运行经验,重点加强对新就业形态、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形势研判,多方争取支持,切实让补充工伤保险政策更加普及普惠,进一步推动补充工伤保险的发展,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。